欢迎进入国家中职改革发展师范学校建设专题网站!

教案-第六章 物流概论

发布日期:2017-09-08  浏览次数:11486

   

蚌埠职教中心(蚌埠技师学院)

   

徐玲

授课班级

 

授课类型

新 授 技 能 课

授课时间

80分钟

教材及教学内容分析

1、使用教材:校本教材,电子商务概论精品课程组编写《电子商务概论》
2、教学内容:第六章第一节“6.1物流分类”。
物流概念
物流分类           

3、教材分析:电子商务概论是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本课程的先修课应该有:《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市场营销》等基础和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后继课包括:《网络营销与策划》、《电子商务模拟实训》《图形图像处理》、《网页设计与制作》、《电子商务物流》、《网店运营专才》等。
4、地位和作用:本章的序言,提出物流的概念。

教学对象分析

1知识技能:学生已完成了前期相关课程的学习,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物流概念有所了解
2学习能力:计算机操作不熟练。由于学校设备问题,缺乏上网实训的条件。其专业思维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3学习态度:该班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较认真,个别学生参与课堂思维的积极性不够。但本课上的是理论,在教室用提问,讨论方式更易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目标及要求

1、认知目标:了解物流概念与它的分类
2、能力目标:学生能掌握物流的概念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敢于尝试、勇于创新的精神
培养学生积极认真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物流的概念
教学难点:物流的分类


新课导入
提问:同学们知道什么是物流?
师生讨论交流
教授新课
教师讲解:
6.1.1物流分类
一、物流概念
物品从供应地向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中的Distribution一词最早出现出美国。1921 年阿奇.萧在《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Some Problem in Market Distribution)一书中提出“物流是与创造需要不同的一个问题”,并提到“物资经过时间或空间的转移,会产生附加价值”。这里,Market Distribution指的是商流;时间和空间的转移指的是销售过程的物流。
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最早对物流进行了定义:“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与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点流动过程中伴随的种种活动”。
日本在1964年开始使用物流这一概念。在使用物流这个术语以前,日本把与商品实体有关的各项业务,统称为“流通技术”。1956年日本生产性本部派出“流通技术专门考察团”,由早稻田大学教授宇野正雄等一行7人去美国考察,弄清楚了日本以往叫做“流通技术”的内容,相当于美国叫做“Physical Distribution”(实物分配)的内容,从此便把流通技术按照美国的简称,叫做“P·D·”,从而“ P·D·”这个术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1964年,日本池田内阁中五年计划制定小组平原谈到“P·D·”这一术语时说,“比起来,叫做‘P·D·’不如叫做‘物的流通’更好。”1965年,日本在政府文件中正式采用“物的流通”这个术语,简称为“物流”。
1981年,日本综合研究所编著的《物流手册》,对“物流”的表述是:“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向需要者的物理性移动,是创造时间性、场所性价值的经济活动。从物流的范畴来看,包括:包装、装卸、保管、库存管理、流通加工、运输、配送等诸种活动。”
我国开始使用“物流”一词始于1979年。1979年6月,我国物资工作者代表团赴日本参加第三届国际物流会议,回国后在考察报告中第一次引用和使用“物流”这一述语。但当时有一段小的曲折,当时商业部提出建立“物流中心”的问题,曾有人认为“物流”一词来自日本,有崇洋之嫌,乃改为建立“储运中心”。其实,储存和运输虽是物流的主体,但物流流通则有更广的外延。而且物流是日本引用的汉语,物流作为“实物流通”的简称,提法既科学合理,又确切易懂。不久仍恢复称为“物流中心”。1988年台湾也开始使用“物流”这一概念。1989年4月,第八届国际物流会议在北京召开,“物流”一词的使用日益普遍.
现在,欧美国家把物流称着Logistics多于Physical Distribution。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对军火等进行的战时供应中,首先采取了后勤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这一名词,对军火的运输、补给、屯驻等进行全面管理。从此,后勤逐渐形成了单独的学科,并不断发展为后勤工程(Logistics Engineering)、 后勤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和后勤分配(Logistics of Distribution)。后勤管理的方法后被引入到商业部门,被人称之为商业后勤(business Logistics)。定义为“包括原材料的流通、产品分配、运输、购买与库存控制、储存、用户服务等业务活动”,其领域统括原材料物流、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
1986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N.C.P.D.M;National Council of Phy- sical Distribution Management)改名为C.L.M 即The 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将Physical Distribution改为Logistics, 其理由是因为Physical Distribution的领域较狭窄,Logistics的概念 则较宽广、连贯、整体。改名后的美国物流协会(C.L.M)对Logistics 所做的定义是:“以适合于顾客的要求为目的,对原材料、在制品、制成 品与其关联的信息,从产业地点到消费地点之间的流通与保管,为求有效率且最大的‘对费用的相对效果’而进行计划、执行、控制”。
Logistics与Physical Distribution的不同,在于Logistics已突破了商品流通的范围,把物流活动扩大到生产领域。物流已不仅仅从产品出厂开始,而是包括从原材料采购、加工生产到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直到废旧物品回收等整个物理性的流通过程。这是因为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大型的制造商往往把成品零部件的生产任务,包给其他专业性制造商,自己只是把这些零部件进行组装,而这些专业性制造商可能位于世界上劳动力比较便宜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物流不但与流通系统维持密切的关系,同时与生产系统也产生了密切的关系。这样,将物流、商流和生产三个方面边结在一起,就能产生更高的效率和效益。近年来日、美的进口批发及连锁零售业等,运用这种观念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
Logistics一词的出现,是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当前物流业正在向全球化、信息化、一体化发展。一个国家的市场开放与发展必将要求物流的开放与发展。随着世界商品市场的形成,从各个市场到最终市场的物流日趋全球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信息系统得以贯穿于不同的企业之间,使物流的功能发生了质变,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同时也为物流一体化创造了条件;一体化意味着需求、配送和库存管理的一体化。所有这些已成为国际物流业发展方向。

二、物流分类
1、按物流的范围不同来划分
按物流的范围不同将物流分为宏观物流和微观物流
宏观物流是指社会再生产总体的物流活动,从社会再生产总体角度认识和研究的物流活动。这种物流活动的参与者是构成社会总体的大产业、大集团,宏观物流也就是研究社会再生产总体物流.研究产业或集团的物流活动和物流行为。
宏观物流还可以从空间范畴来理解,在很大空间范畴的物流活动,往往带有宏观性,在很小空间范畴的物流活动则往往带有微观性。宏观物流也指物流全体,从总体看物流而不是从物流的某—个构成环节来看物流。
因此,在我们常提出的物流活动中,下述若干物流应属于宏观物流,即:社会物流、国民经济物流、国际物流。宏观物流研究的主要特点是综观性和全局性。宏观物流主要研究内容足,物流总体构成,物流与社会之关系在社会中之地位,物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社会物流系统和国际物流系统的建立和运作等。
微观物流是指消费者、生产者企业所从事的实际的具体的物流活动。消费者、生产者企业所从事的实际的、具体的物流活动属于微观物流。在整个物流活动中的一个局部、一个环节的具体物流活动也属于微观物流。在一个小地域空间发生的具体的物流活动也属于微观物流。针对某一种具体产品所进行的物流活动也是微观物流。我们经常涉及的下述物流活动皆属于微观物流,即;企业物流、生产物流、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物流、生活物流等,微观物流研究的特点是具体性和局部性。由此可见,微观物流是更贴近具体企业的物流。其研究领域十分广阔。
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宏观与微观物流有什么区别?

 
2、按物流系统性质划分
按物流系统的性质可将物流划分为社会物流、行业物流、企业物流。
社会物流是指超越一家一户的以一个社会为范畴面向社会为目的物流。在整个物流活动中的一个局部、一个环节的具体物流活动也属于微观物流。在一个小地域空间发生的具体的物流活动也属于微观物流。针对某一种具体产品所进行的物流活动也是微观物流。我们经常涉及的下述物流活动皆属于微观物流,即;企业物流、生产物流、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物流、生活物流等,微观物流研究的特点是具体性和局部性。由此可见,微观物流是更贴近具体企业的物流。其研究领域十分广阔。
行业物流是指同一行业,为了本行业的整体利益或同共目标,而形成的行业内部物流网络。
企业物流是指以营利为目的,运用生产要素,为各类用户从事各种后勤保障活动,即流通和服务活动,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
从企业角度上研究与之相关的物流活动。是具体的、微观的物流活动的典型领域。具体的企业物流主要是企业生产物流活动。企业生产物流:指企业在生产工艺中的物流活动。这种物流活动是与整个生产工艺过程伴生的,实际上已构成了生产工艺过程的—部份。企业生产物流的过程为:原料、零部、燃料等辅助材料从企业仓库或企业的“门口”开始,进入到生产线的开始端,再进—步随着生产和加工过程一个一个环节地“流”动,在“流”动的过程中,本身被加工,同时产生一些废料物和余料。直到生产加工终结,再“流”至成品仓库,这样便终结了企业生产的整个物流过程。
过去,人们在研究生产活动时。主要注重一个一个的生产加工过程。而忽视了将每一个生产加工过程串在一起的并且附和每一个生产加工过程同时出现的物流活动。例如不断地离开上一工序。进入下一工序,便会不断发生搬上搬下、向前运动、暂时停滞等物流活动.实际上,一个生产周期,各种物流活动所用的时间远多于实际生产活动的过程时间。
学生活动:
提问:社会物流与行业物流有什么区别?
3、按照物流所起作用不同划分
按照物流的整个生产中所起的作用,可将物流并分为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流。
供应物流是指为生产企业、流通企业或消费者提供原材料、零部件、燃料或商品时,物品在提供者与需求者之间的实体流动。它是生产物流系统中相对独立性较强的子系统,和生产系统、财务系统等生产企业各部门以及企业外部的资源市场、运输部门有密切的联系,对企业生产的正常、高效率进行发挥着保障作用。企业供应物流不仅要实现保证供应的目标,而且要在低成本、少消耗、高可靠性的限制条件下来组织供应物流活动,因此难度很大。
生产物流是指从生产厂的原材料购进入库到成品库发送这一全过程的物流活动。生产物流是企业物流的关键环节,从物流的范围分析,企业生产系统中物流的边界起于原材料、外购件的投入,止于成品仓库。它贯穿生产全过程,横跨整个企业(车间、工段),其流经的范围是全厂性的、全过程的。物料投入生产后即形成物流,并随着时间进程不断改变自己的实物形态(如加工、装配、储存、搬运、等待状态)和场所位置(各车间、工段、工作地、仓库)。

销售物流是指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售出产品或商品时,货物的空间和时间的转移过程。销售物流是企业物流系统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企业物流与社会物流的又一个衔接点。它与企业销售系统相配合,共同完成产成品的销售任务。销售活动的作用是企业通过一系列营销手段,出售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实现产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回收物流是指不合格物品的返退货以及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从需方返回到供方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 在生产销售过程和生活消费中,部分物料可通过收集,分类,加工,供应等环节转化成新的产品,重新投入到生产或消费中,这样就形成了回收物流。例如,货物运输和搬运中所发生的包装容器,废旧装载工具及工业生产中产生的边角余料,废旧钢材等在回收中所发生的物流活动。在一个企业中,如果回收物品处理不当,往往会影响整个生产过程,甚至影响产品的质量,也会占用很大空间,造成浪费。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有时会产生突发性回收物流,这种情况较多地出现在汽车,医药和食品等行业,多半是由于产品质量方面的问题而产生了回收的需求,这种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将会影响企业的信誉,甚至危及企业的生存。
废弃物流是指对企业排放的无用物(如废气、污水、废渣等)进行运输、装卸、处理等的物流活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资的消费要求越来越高:既要质量好又要款式新。于是被人们淘汰、丢弃的物资日益增多。这些产生于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的物质,由于变质、损坏,或使用寿命终结而失去了使用价值。它们有生产过程的边角余料、废渣废水以及未能形成合格产品而不具有使用价值的物质;有流通过程产生的废弃包装材料;也有在消费后产生的排泄物:如家庭垃圾、办公室垃圾等。这些排泄物一部分可回收并再生利用,称为再生资源,形成回收物流。另一部分在循环利用过程中,基本或完全丧失了使用价值,形成无法再利用的最终排泄物利用,即废物。废弃物经过处理后,返回自然界,形成废弃物流。
回收物流与废弃物流不能直接给企业带来效益,但非常有发展潜力。
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平时我们喝过的啤酒瓶是什么?

4、按物流主体方的目的不同来划分
按物流主体方的目的不同可将物流分为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第三方物流。
第一方物流是指生产企业或流通企业自己将产品或商品送到客户手中的物流运作,而不依靠社会化的物流服务。第一方物流指卖方,生产者或者供应方组织的物流活动。这些组织的主要业务是生产和供应商品,但为了其自身生产和销售的需要而进行物流网络及设施设备的投资,经营与管理。供应方或者厂商一般都需要投资建设一些仓库,运输车辆,站台甚至铁路专用线等物流基础设施。卖方为了生产的正常进行而建设的物流设施是生产物流设施,而为了产品的销售而在销售网络中配置的这些物流设施就是销售物流设施。总的来说,由制造商或生产企业自己完成的物流活动称之为第一方物流。
第二方物流是指用户企业从供应商市场购进各种物资而形成的物流,实际上就是需求方物流,或者说是购进物流。指买方,销售者或流通企业组织的物流活动。这些组织的核心业务是采购并销售商品,为了销售业务需要而投资建设物流网络,物流设施和设备,并进行具体的物流业务运作组织和管理。严格的说从事第二方物流的公司属于分销商.第二方物流是企业自己的物流体制,它是鉴于企业一种完全的自主物流模式和完全外包的物流模式之间的一种物流模式。企业有较大的自主权。不象第三方那样的被动,也不是完全自主那样的劳神费力。
第三方物流是相对于第一方物流和第二方物流而言的。
5、按照物流活动地域范围来划分
按照物流活动地域范围可分为国际物流和国内物流
国际物流是指国与国之间、洲际之间开展的物流活动。
国内物流是指一个国家内发生的物流活动,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局限在一个国家领土、领空、领海内。
学生活动:
提问:回收物流与废弃物流有什么区别?

教师总结
布置作业(课堂教学,课时内完成)

第六章 物流概论

   

蚌埠职教中心(蚌埠技师学院)

   

徐玲

授课班级

 

授课类型

新 授 技 能 课

授课时间

80分钟

教材及教学内容分析

1、使用教材:校本教材,电子商务概论精品课程组编写《电子商务概论》
2、教学内容:第六章第二节“6.2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的内容

3、教材分析:电子商务概论是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本课程的先修课应该有:《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市场营销》等基础和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后继课包括:《网络营销与策划》、《电子商务模拟实训》《图形图像处理》、《网页设计与制作》、《电子商务物流》、《网店运营专才》等。
4、地位和作用:本章的序言,提出物流的概念。

教学对象分析

1知识技能:学生已完成了前期相关课程的学习,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物流管理的内容有所了解
2学习能力:计算机操作不熟练。由于学校设备问题,缺乏上网实训的条件。其专业思维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3学习态度:该班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较认真,个别学生参与课堂思维的积极性不够。但本课上的是网店,在机房用多媒体教学和网上案例演示方式更易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目标及要求

1、认知目标:了解物流管理的内容
2、能力目标:学生能掌握物流的概念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敢于尝试、勇于创新的精神
培养学生积极认真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装卸搬运
教学难点:包装


新课导入
提问:物流分类有哪几种?
教授新课
教师讲解:

一、采购
采购是指企业向供应商获取商品或服务的一种商业(交易)行为。
二、包装
包装是指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一切事物的外部形式都是包装。
中国国家标准GB/T4122.1-1996中规定,包装的定义是:“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贮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也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其他国家或组织对包装的含义有不同的表述和理解,但基本意思是一致的,都以包装功能和作用为其核心内容,一般有两重含义:
1.关于盛装商品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品,即包装物;
2.关于实施盛装和封缄、包扎等的技术活动。
学生实践
提问 易碎物品如何包装?

三、装卸搬运
任何商品,不管它处于什么状态,当要对它进行包装、入库、运输、储存保管、配送或流通加工时,都需要搬运作业。在同一地域范围内(如车站范围、工厂范围、仓库内部等)以改变“物”的存放、支承状态的活动称为装卸搬运装卸,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的活动称为搬运,两者全称装卸搬运。有时候或在特定场合,单称“装卸”或单称“搬运”也包含了“装卸搬运”的完整涵义。在习惯使用中,物流领域(如铁路运输)常将装卸搬运这一整体活动称做“货物装卸”;在生产领域中常将这一整体活动称做“物料搬运”。实际上,活动内容都是一样的,只是领域不同而已。
学生实践
提问:装卸与搬运有什么区别?
四、运输
   运输是人和物的载运及输送。本书中专指"物"的载运及输送。
   运输一般分为运输和配送。关于运输和配送的区分,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可以这样来说,所有物品的移动都是运输,而配送则专指短距离、小批量的运输。因此,可以说运输是指整体,配送则是指其中的一部分,而且配送的侧重点在于一个''配''字,它的主要意义也体现在”配”字上;而''送''是为最终实现资源配置的''配''而服务的。
运输功能要素。包括供应及销售物流中的车、船、飞机等方式的运输,生产物流中的管道、传送带等方式的运输。
运输是指把人.财.物由一个地方转移到另外一个地方的过程.运输又被认为是国民经济的根本.
运输的主要工具有自行车.板车.三轮车.摩托车.汽车.火车.飞机.轮船.宇宙飞船.火箭.等等
运输按服务对象不同分为客运和>货运
公共运输,泛指所有收费提供交通服务的>运输方式。
轿车托运:(轿车运输)是指将汽车做为商品出厂后,通过大型汽车运输工具,到达指定地方的运输方式
运输运价的构成
发到基价,运行基价构成,货物运输杂费
零担货物年车运价=每吨运价×计费重量
整车货物每吨运价= 发到基价+运行基价×运价里程
集装箱货物每箱运价= 发到基价+运行基价×运价里程
学生实践
提问:你使用过哪些交通工具?
五、储存
   在物流科学体系中,经常涉及库存、储备及储存这几个概念,而且经常被混淆。
六·、流通加工
它是指商品在流通过程中,根据用户要求,改变或部分改变商品的形态或包装形式的一种生产性辅助加工活动。流通加工是为了提高物流速度和物品的利用率,在物品进入流通领域后,按客户的要求进行的加工活动,即在物品从生产者向消费者流动的过程中,为了促进销售、维护商品质量和提高物流效率,对物品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流通加工通过改变或完善流通对象的形态来实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因此流通加工是流通中的一种特殊形式。随着经济增长,国民收入增多,消费者的需求出现多样化,促使在流通领域开展流通加工。目前,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或仓库经营中都大量存在流通加工业务,在日本、美国等物流发达国家则更为普遍。
七、选址
物流另一个重要领域是企业、仓库和配送点(或配送中心)选址。
八、配送
它是指按照用户的订货要求,在物流节点进行分货、配货、装卸、运送、交货、验收等一系列的物流活动。总的来说,配送是物流活动中一种非单一的业务形式,它与商流、物流、资金流紧密结合,并且主要包括了商流活动、物流活动和资金流活动,可以说他是包括了物流活动中大多数必要因素的一种业务形式。[1]从物流来讲,配送几乎包括了所有的物流功能要素,是物流的一个缩影或在某小范围中物流全部活动的体现。一般的配送集装卸、包装、保管、运输于一身,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完成。

九、物流信息
物流信息是指与物流活动相关的信息,它包括能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消息、情报、图像、数据、文件等。
师生讨论交流:如果你从商场里买空调回来,如何包装?如何装卸搬运?

布置作业(课堂教学,课时内完成)

第六章 物流概论

   

蚌埠职教中心(蚌埠技师学院)

   

 

授课班级

 

授课类型

新 授 技 能 课

授课时间

80 分钟

教材及教学内容分析

1、使用教材:校本教材,电子商务概论精品课程组编写《电子商务概论》
2、教学内容:第六章第三节“6.3现代物流主要特征”。
3、教材分析:电子商务概论是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本课程的先修课应该有:《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市场营销》等基础和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后继课包括:《网络营销与策划》、《电子商务模拟实训》《图形图像处理》、《网页设计与制作》、《电子商务物流》、《网店运营专才》等。
4、地位和作用:本章的序言,提出物流的概念。

教学对象分析

1知识技能:学生已完成了前期相关课程的学习,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现在物流主要特征有所了解
2学习能力:计算机操作不熟练。由于学校设备问题,缺乏上网实训的条件。其专业思维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3学习态度:该班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较认真,个别学生参与课堂思维的积极性不够。但本课上的是网店,在机房用多媒体教学和网上案例演示方式更易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目标及要求

1、认知目标:了解物流管理的内容
2、能力目标:学生能掌握物流的概念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敢于尝试、勇于创新的精神
培养学生积极认真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物流系统化
          物流电子化
教学难点:物流自动化


新课导入
提问:物流管理包括哪些?
师生讨论交流
教授新课
教师讲解:

一、物流系统化
物流不是运输、保管等活动的简单叠加,而是通过彼此的内在联系,在共同的目的下形成的一个系统,构成系统的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
二、物流总成本最小化
物流管理追求的是物流系统的最优化,在成本管理上体现为要实现物流总成本最小化。
三、物流信息化
现代物流可以理解为物资的物理性流通与信息流通的结合,信息在实现物流系统化,实现物流作业一体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生实践
提问;自动分拣技术属于物流信息化吗?

四、物流手段现代化
在现代物流活动中,广泛使用先进的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以及流通加工等手段。
五、物流服务社会化
在现代物流时代,物流业得到充分发展,企业物流需求通过社会化物流服务满足的比重在不断提高,第三方物流形态已成为现代物流的主流,物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六、物流管理专门化
物流专业化本身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在企业中,物流管理作为企业一个专业部门独立地存在着并承担专门的职能。
学生实践
提问:什么是物流信息化?
七、物流电子化
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广泛用于物流信息的处理和传输过程,使得物流各个环节之间、物流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不同企业之间的物流信息交换传递和处理可以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保持物流与信息流的高度统一和对信息的实时处理。
八、物流快速反应化
在现代物流信息系统、作业系统和物流网络的支持下,物流适应需求的反应速度加快,物流前置时间缩短。及时配送、快速补充订货以及迅速调整库存结构的能力在加强。
九、物流网络化
随着生产和流通空间范围的扩大,为了保证产品高效率的分销和材料供应,现代物流需要有完善、健全的物流网络体系,网络上点与点之间的物流活动保持着系统性、一致性,这样可以保证整个物流网络有最优的库存总水平及库存分布,将干线运输与支线末端配送结合起来,形成快速灵活的供应通道。

十、物流柔性化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物流需求呈现出小批量、多品种、高频次的特点。
十一、物流自动化
物流自动化是指物流作业过程的设备、设施的自动化,包括包装、装卸、分拣、运输、识别等作业过程。例如,自动识别系统、自动检测系统、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存取系统、自动跟踪系统等。
学生实践
提问:易碎的物品应该怎样包装

十二、物流智能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物流管理由手工作业,到半自动化、自动化,直至智能化,这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

十三、物流标准化
在物流管理发展过程中,从企业物流管理到社会物流管理都在不断制定和采用新的标准。
学生实践
师生讨论交流
海尔公司的自动分拣技术
布置作业(课堂教学,课时内完成)